内容简介
第1章 绪论
1.1烟火技术发展概况
1.1.1古代烟火技术的发展
1.1.2西方烟火技术概况
1.1.3近代烟火技术的发展
1.2高技术与现代烟火学
1.3烟火药的种类
1.4烟火药与火炸药的比较
1.4.1烟火药与火炸药的共同点
1.4.2烟火药与火炸药的不同点
1.5烟火技术的发展方向
1.5.1目前面临的问题
1.5.2理论研究的现状
1.5.3烟火技术的发展方向
1.6新型烟火药材料的发展趋势
1.6.1新型高能黏结剂、增塑剂和氧化剂
1.6.2锂、铷和铯的盐及其配方
1.6.3碱金属的二硝酰胺盐及其配方
1.6.4金属粉末的抗吸湿涂层
1.6.5替代木炭的新型燃料
1.6.6用于烟火药配方的高能量高氮含量的材料
1.7烟火技术面临的挑战
第2章 烟火药的组成
2.1氧化剂
2.2可燃剂
2.3黏结剂
2.4功能添加剂
2.5烟火药组分的性能参数
2.5.1密度
2.5.2吸湿性
2.5.3熔点和分解温度
2.5.4氧化剂的氧含量
2.5.5可燃剂的热导率
2.5.6燃烧产物的性质
2.5.7烟火药组分的毒性
第3章 烟火药的性质及性能试验
3.1烟火药的物理性质
3.1.1烟火药的外观
3.1.2烟火药制品的密度
3.1.3烟火药制品的机械强度
3.1.4烟火药的吸湿性
3.2烟火药的化学性质
3.2.1烟火药的化学安定性
3.2.2影响烟火药剂化学安定性的因素
3.2.3防止烟火药剂吸湿的措施
3.2.4某些影响烟火药化学安定性的成分
3.2.5烟火药化学安定性和相容性的测定
3.3烟火药的固相反应
3.3.1烟火药固相反应特征
3.3.2烟火药固相反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3.3.3 S-KC1O3烟火药反应机理
3.4烟火药的燃烧性质
3.4.1燃烧速度
3.4.2影响烟火药燃烧速度的因素
3.4.3温度系数
3.5烟火药的爆炸性质
3.5.1烟火药爆炸的必要条件
3.5.2烟火药的爆炸性质
3.5.3烟火药爆炸性能测定
3.6烟火药的感度测定
3.6.1机械感度测定
3.6.2热感度的测定
第4章 烟火药的配方设计及计算
4.1烟火药的氧平衡及其计算
4.2烟火药燃烧反应方程式的建立
4.3烟火药零氧平衡药剂的配方计算
4.3.1二元混合物的配方计算
4.3.2三元混合物的配方计算
4.3.3含卤素混合物的配方计算
4.4负氧平衡混合物的配方计算
第5章 烟火药的燃烧
5.1烟火药燃烧的理论基础
5.1.1烟火药的燃烧本质
5.1.2烟火药的燃烧过程
5.1.3烟火药的燃烧形态
5.2烟火药的燃烧模型
5.2.1火焰结构物理模型
5.2.2稳态燃烧模型
5.2.3希特洛夫斯基燃烧模型
5.2.4 Ladouceur数值模拟模型
5.2.5 Kubota燃烧模型
5.3烟火药燃烧热效应的计算
5.3.1烟火药的燃烧热
5.3.2烟火药的燃烧温度
5.3.3烟火药燃烧生成物的气、固相含量
5.4烟火药燃烧平衡产物的计算
5.4.1平衡产物计算的基本原则
5.4.2最小吉布斯自由能法
第6章 烟火技术的理论基础
6.1辐射度学基础知识
6.1.1度量辐射度和光度的参量
6.1.2辐射度量的定义
6.1.3黑体辐射定律
6.2光度学基础知识
6.2.1度量光度学的基本参数
6.2.2光辐射测量定律
6.3色度学基础知识
6.3.1颜色的表示方法
6.3.2人眼的视觉特性
6.3.3大气效应和能见度
第7章 烟火技术的光效应
7.1照明剂
7.1.1照明剂的技术要求
7.1.2照明剂的火焰特性
7.1.3照明剂的发光示性数
7.1.4影响照明剂发光性质的因素
7.1.5照明剂的配制原理
7.1.6照明效应的计算
7.1.7照明剂燃烧和火焰辐射机理
7.1.8照明弹药和照明器材
7.2发光信号剂
7.2.1发光信号剂的技术要求
7.2.2发光信号剂的光学性质
7.2.3发光信号剂的配制原理
7.2.4发光信号器材
7.3曳光剂
7.3.1曳光剂的技术要求
7.3.2曳光剂的配制原理
7.3.3曳光剂反应机理研究
7.3.4曳光剂的曳光性能
7.3.5曳光弹药
7.4红外诱饵剂
7.4.1红外诱饵剂的技术要求
7.4.2红外诱饵剂的光学性质
7.4.3红外诱饵剂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7.4.4红外诱饵反导干扰原理
7.4.5红外诱饵弹药
7.5红外照明剂
7.5.1红外照明剂的技术要求
7.5.2红外照明剂的配制
第8章 烟火技术的热效应
8.1燃烧剂
8.1.1燃烧剂的技术要求
8.1.2高热剂
8.1.3高热燃烧剂
8.1.4 混合燃烧剂
8.1.5合金燃烧剂
8.1.6石油基燃烧剂
8.1.7新型高能燃烧剂
8.1.8燃烧弹药和燃烧器材
8.2点火药
8.2.1点火药的技术要求
8.2.2点火药的制备
8.2.3点火药点火性能试验测定
8.2.4点火时间方程
第9章 烟幕遮蔽效应
9.1气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9.1.1气溶胶粒子的力学问题
9.1.2气溶胶动力学
9.1.3气溶胶粒子的界面现象
9.2烟幕消光理论
9.2.1烟幕消光的“朗伯-比尔”定律
9.2.2消光系数的物理意义
9.3烟幕的特征物理量
9.4烟幕的光学特性
9.4.1烟幕对可见光的遮蔽效应
9.4.2烟幕的红外消光
9.4.3烟幕红外消光评定
9.5烟幕的动力学特性
9.5.1微粒的蒸发
9.5.2微粒的运动
9.5.3凝结作用
9.5.4气象和环境条件对烟雾稳定性影响
9.6烟幕剂类型及原材料要求
9.6.1烟幕剂类型
9.6.2烟幕剂用原材料
9.6.3磷的化学性质
9.7常规发烟剂
9.7.1吸湿性发烟剂
9.7.2磷发烟剂
9.7.3燃烧型混合发烟剂
9.7.4其他新型发烟剂
9.8抗红外发烟剂
9.8.1烟火燃烧类抗红外发烟剂
9.8.2爆炸撒布类抗红外发烟剂
9.8.3机械喷撒类抗红外发烟剂
9.9有色发烟剂
9.9.1有色发烟剂的技术要求
9.9.2有色发烟信号烟云的光学性质与观察条件
9.9.3有色发烟剂的配制原理
9.10催泪烟幕剂
9.11无毒和环境友好型烟幕剂
第10章 黑火药和延期药制造
10.1黑火药
10.1.1黑火药的组成及分类
10.1.2黑火药的物理化学性质
10.2影响黑火药燃速的因素
10.2.1组分配比对燃速的影响
10.2.2其他因素对燃速的影响
10.3黑火药的生产工艺
10.3.1制造黑火药的原材料
10.3.2制造黑火药工艺流程
10.3.3黑火药的生产工艺
10.4延期药
10.4.1延期药配方组成
10.4.2延期药配方的类型
10.4.3延期药的燃烧
10.4.4影响延期药燃烧性能的因素
第11章 烟火药制备工艺
11.1原材料技术要求
11.1.1原材料的检验
11.1.2原材料的预干
11.1.3原材料的粉碎
11.1.4原材料的干燥
11.1.5原材料的过筛
11.1.6原材料的其他技术处理工艺
11.2烟火药的制备工艺
11.3烟花爆竹
11.3.1烟花爆竹分类
11.3.2花炮药剂及其配方
11.3.3典型花炮产品制造
第12章 烟火药配方的性能评估
12.1发光强度的测定
12.2热效应的测定
12.2.1燃烧热的测定
12.2.2燃烧温度的测定
12.3遮蔽效应的测定
12.3.1常规发烟剂的性能测试
12.3.2抗红外烟幕的性能测试
12.4红外辐射强度的测定
12.4.1红外探测器及其工作原理
12.4.2红外光谱辐射计的标定
12.4.3红外光谱辐射计的工作原理
12.4.4烟火药红外辐射强度的测定
第13章 烟火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3.1自蔓延燃烧合成技术
13.1.1自蔓延高温合成铁氧体研究
13.1.2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
13.2汽车安全气囊
13.3冷光烟花
13.4除霜剂
13.5杀虫剂
13.6灭鼠剂
参考文献